疫下情况特殊
勞資各有理據
法定最低工資2011年實施,勞方、資方及學者組成的最低工資委員會,每兩年檢討一次,並向政府提交建議。委員會以往4次檢討,談判過程縱有拉鋸,最終均能就上調最低工資達成共識,由最初28元輾轉增至37.5元。今年委員會經歴兩輪會議仍無共識,情况前所未見,勞方促請政府介入,游說僱主接受加薪,資方和學者在內的多數委員則傾向凍結。皮球落到政府場區,倘若當局拍板凍薪,將是最低工資生效以來首次。
目前全港約2萬人領取最低工資,大部分為清潔工人及保安等前線基層員工。疫情打擊經濟,租金及物價卻未見明顯下跌,基層市民生活艱難。以公營機構的清潔工為例,大部分均是領取最低工資,每日工作8至10小時,月薪不足1萬元。疫下不少公司對清潔消毒要求更嚴格,清潔工人工作量增加,部分公司卻未有提供充裕口罩,清潔工上班如想有多些口罩替換,就要額外花錢自備。
多些體恤基層打工仔是老闆和政府的責任。當然,疫下情况特殊,現在應否上調最低工資水平,亦要想清楚利弊。最低工資水平,某程度屬「滯後」數字,現在勞方提倡上調至40元,理由便是追回之前兩年的通脹幅度。可是疫情的出現,卻令考慮變得複雜,除了「往回看」,亦要「向前望」。資方和一些經濟學者主張凍結,主要是擔心經濟前景,以及現在上調最低工資水平可能產生連鎖效應。
最低工資水平兩年一檢,今次一旦凍結,意味「凍薪」維持兩年。設若明年疫情退卻,全球經濟反彈,通脹升溫,基層打工仔確會吃虧,然而疫情曠日持久、明年經濟進一步惡化的可能,同樣不能排除。在美國,部分市場人士對經濟前景樂觀,主要是憧憬疫苗面世,可是專家已再三提醒,疫苗高效非必然,全球疫情沒有一枚即癒的靈丹。現實是美國疫情未見好轉,歐洲爆發第二波疫情,經濟出現雙底衰退危機;西方多國大舉「印鈔」托市和派錢濟民,會否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,也要時間觀察。
上調凍結兩難全
照顧基層應優先
全球經濟不明朗,由復蘇到滯脹、通縮到高通脹,各種可能性都存在。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(CPI)連續兩個月按年下跌,短期存在通縮壓力,中線物價會否上升,則要視乎多項變數。疫下不少企業艱苦經營,從資方角度而言,現在上調最低工資,有可能引起漣漪效應,帶動其他員工工資上升。本港失業率升見近年新高,政府第二期保就業計劃,部分公司未再申請,反映一些僱主看淡短中期經營前景,考慮裁員甚或結業。經濟低迷下增加最低工資,僱主為求控制成本,不排除會裁員,進一步推高失業率。這些潛在問題,確需認真考慮。
本港沒有失業救濟,以現行低稅率制度設計,以及疫下經濟環境,貿然引入失業救濟亦不可行。「疫境」難測,若能特事特辦,當然最好。最低工資水平改為一年一檢,理論上可以保留較大彈性,對勞資雙方都是好事,可是誠如一些學者所言,就算法規真的允許特事特辦,最低工資檢討工作過程複雜,一年一檢有實際操作難度。最低工資上調或凍結,勞方跟資方和學者各有理據,然而現實卻是兩者難並存。政府面對這樣的兩難,應優先照顧基層弱勢。清潔工等基層打工仔,默默為香港抗疫貢獻良多,要他們凍薪兩年,似乎亦難言公道。
倘若政府認為,必須從宏觀經濟和失業狀况着眼,凍結最低工資水平,當局應考慮以其他方法,補貼基層打工仔,減輕受影響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;倘若政府決定疫下須調高,讓最低工資水平追回過去兩年通脹幅度,可以採取其他措施,協助受影響僱主應付「疫境」,避免裁員潮倒閉潮。無論如何,政府需要決定的,不止是上調還是凍結最低工資,還要考慮之後的紓困跟進,為需要犧牲的一方,提供額外支援。
September 28, 2020 at 04:22AM
https://ift.tt/3czzlVy
社評:最低工資檢討陷兩難疫下基層困頓須援手- 20200928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
https://ift.tt/3hHdKwJ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社評:最低工資檢討陷兩難疫下基層困頓須援手- 20200928 - 社評 - 明報新聞網"
Post a Comment